Search

【#過去24小時 6.15 美國/歐盟/中國🇺🇸🇪🇺🇨🇳】
 
歐洲盟軍聽命嗎?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#過去24小時 6.15 美國/歐盟/中國🇺🇸🇪🇺🇨🇳】
 
歐洲盟軍聽命嗎?拜登施壓北約的「中國包圍網」
.
「新時代的北約,將有三大新的戰略目標:網路攻擊、太空戰略、中國威脅。」美國總統拜登任內首次的歐洲行,繼英國主辦的G7高峰會後,14日的舞台重點則是布魯塞爾的北約高峰會。雖然在拜登本人的強力遊說下,北約成員30國共同發出了聯合公報,首度將遠東的中國列名為「系統性的戰略挑戰」,但配合簽名的北約的歐洲盟邦,卻仍對美國帶隊的「向東進擊」趁隙放出許多質疑雜音。與此同時,在中國問題之外,北約也趁著30國首腦同時出現的機會試圖討論幾個難解的內部矛盾,像是:網路攻擊的協同防禦、對抗中俄的太空戰略、阿富汗撤軍善後,以及與歐盟各國嫌隙翻臉的土耳其問題。
.
▌本節重點:
• 拜登歐洲行:施壓歐洲盟軍的「中國包圍網」
• 18個月來首次會面,反應對中關係的劇烈惡化
• 系統性挑戰?中國認知戰、軍工滲透、太空戰、擴張核武
• 拜登:「時代不同了,北約應該正視新世代的安全威脅!」
• 「10年前俄國還是合作夥伴,北約討論根本不曾考慮中國!」
• 法國媒體:歐洲盟國之間仍傳出濃濃的「綏靖氣味」
• 對中國:德法還是踩煞車,中國不是「歐洲防禦」主要威脅
• 馬克宏特別:北約存在的目的是什麼?不要撈過界被模糊了
• 有種當面和拜登講啊?但歐洲選擇吞下去,不願破壞美歐和解氣氛
• 其他討論:歐洲軍費增加、阿富汗撤軍、土耳其矛盾,全無結論...
.
#北約 #NATO #美國 #中國 #歐盟 #歐洲 #區域安全 #軍事 #拜登 #JoeBiden #俄羅斯 #德國 #法國 #土耳其


Tags:

About author
《轉角國際》將「國際事件」解構成點、線、面,三種衡量向度:「點」,是傳統想像中的「國際新聞」,回應彼地所發生的種種即時大事;「線」則延伸於點,藉由新聞來解讀宏觀的世界局象;「面」,才是所謂的「國際觀」,除了掌握訊息脈動外,對於我們身處的世界,也能具備獨立思考、提出自我觀點的能力。 點、線、面,三者串連,《轉角國際》期望能拉起那條「線」—在新聞之後,拉起脈絡;在趨勢之前,集結觀點。 比起展示「國際觀的高度」,我們更希望《轉角》的轉動能「碾平」眼下國際報導的種種資訊門檻,與讀者們一同尋找那塊屬於自己的「國際視角」——至少至少,我們端出來的不會是冷門毒藥。 這裡是udn,我們是《轉角國際》。
作一扇看懂世界的窗。
View all posts